文字:CB图帝
图片/视频:CB图帝
编辑:CB图帝
1.卸下底部的保护盖和护板,用
2.拉出内管,注意接好底筒中的油。
3.用
4.拉出弹簧。弹簧上端基座和气室盖之间可以添加垫块,实现对弹簧的预载。弹簧上的热缩套有点松,经过长期的使用,已经偏向一边,由于弹簧的屈曲一般发生在中间,所以抖动和压缩前叉时弹簧会撞击内壁,导致异响。
5.用Parktool SPA-1扳手松开弹簧侧底端的固定盖。
6.取出并清洁弹簧组件,将热缩套移到正常的位置,用打火机烧将热缩套再烤一遍,使其固定得更紧。
7.取下回弹旋钮和下面的钢珠、弹簧。用
8.RV1 HLR的阻尼机构与 Vengeance HLR、Revel HLR的一样,虽然厂商将其称为Twin Tube双筒结构,但实质上是一个上部空气下部油液的开放式阻尼器,并不是我们通常指代的双筒循环油路。时下最新款的X-Fusion长行程前叉则改用了油囊式封闭阻尼器。
9.用两只扳手对拧,松开阻尼盖。抽出回弹阻尼机构,倒出阻尼油,X-fusion建议使用Torco RFF Medium或RSF Medium阻尼油,都很容易买到。开放式阻尼器长时间使用后曝气的问题比较明显,刚倒出来的油密布气泡。
10.回弹阻尼活塞是常见的结构,通过阻塞油孔来调节低速回弹阻尼。
11.回弹阻尼活塞在内管中运动,补偿体积的阻尼油流过压缩阻尼机构,进入内外管之间,上方的空气体积被压缩,这是典型的开放阻尼系统。内外管上方的空气通过阻尼盖上的小孔连通。
12.如要拆卸回弹阻尼机构,用
13.夹住阻尼杆,用300度热风枪加热螺纹,再分解阻尼杆。
14.回弹阻尼机构基本分解完成。
15.这就是阻尼盖上的通气孔。
16.接下来分解压缩阻尼机构,借助皮带扳手将外管拆下。
17.再借助皮带扳手或者
18.取下压缩阻尼机构。
19.上方可以看到高低速油流的通道。
20.用
21.取下高速压缩调节机构的卡簧、弹簧、钢珠和螺丝。这是高速压缩调节旋钮产生格段感的组件。
22.继续分解组件。
23.这是高速压缩阀片的预载弹簧。
24.拧下阀片的固定螺丝。
26.继续分解调节机构。拧下低速压缩油路的阻塞螺丝。低速油流如图所示。
28.用小螺丝刀顺时针旋转低速压缩调节杆,取下。
29.这就是压缩阻尼机构的全部组件。
30.前叉的主要构件一览。
31.下面进入组装工序。先复原压缩阻尼和回弹阻尼机构,装好内管和外管,螺纹处涂一点乐泰242。
32.准备90ml阻尼油,笔者使用的是Torco RSF Medium。
33.将阻尼油直接倒入阻尼管,大气压自然会使内外管的液面平衡。插入回弹活塞,拧紧阻尼盖。如果要增强阻尼力的渐进特性,可以适当增加油量,减少空气体积。
34.装上调节旋钮测试,确认阻尼器工作正常。
35.清洁或更换海绵圈,RV1带有底筒泄压孔(作用参见《DIY小讲堂︱前叉底筒的泄压和负压》),刚好在海绵圈的位置,可以用注射器向海绵圈补油,但还是建议定期拆卸底筒进行清洁润滑。
36.组装弹簧组件,将弹簧插入内管。
37.拧紧弹簧底盖和两边的顶盖,扭矩19N.m。
38.将浸满油的海绵圈装上,尘封处涂一点低粘度油脂。尘封上的字样表明其由特瑞堡(Trelleborg)制造,虽然也是大厂,但特瑞堡曾经为Rockshox Charger阻尼器提供了一批劣质的油封,使我对其没有好感。
39.插入内管,两边各注入20ml的油,锁上螺母,装上调节钮。
40.清洁外表,保养完成。
延伸阅读
车友留言